商朝时期,在中国的新疆,就有人工冶铁的痕迹(新疆那个时候还不属于华夏)。在商代,人们就开始用陨铁打造一些工具,有考古发现的实物可以证明这一点。在河南省古虢国遗址发现了春秋早期古虢国玉柄铁剑。在西周时期,四川这一带曾经向王朝贡铁,这见于《禹贡》——《禹贡》应该是西周中期的文献,里面讲到四川这一带要向王朝进贡一些珠宝和铁,可见那个时候铁器还是比较珍贵的。那么到了春秋时期,铁器开始广泛地运用于农耕,于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,引起了中国社会大家族劳作方式的解体。人们从此就开始更广阔地开垦土地。这个时候诸侯觉得再用劳役地租的方式就不合理了,于是就要重新丈量一下你的土地,然后根据你现在开垦的土地的大小,向宫室和诸侯纳税。
所以《春秋》经记载,宣公十五年(前594)提出初税亩。晋代杜预对其进行了注释:“公田之法,十取其一;今又履其余亩,复十取其一。”这实际上是增加了人们的负担。《左传》在记载这个事情时也说“初税亩,非礼也,谷出不过藉,以丰财也”。说它不合礼法,明确表示反对。所以《公羊传》说,为什么《春秋》要记载初税亩呢?就是为了讥讽当权者贪得无厌。在周代,中国只有几百万人口。偌大一个黄河流域,人口数量如此之少,可以称得上是地广人稀。《左传》记载,一直到春秋后期,在今天的开封到商丘这一带,还有许多邑的荒田闲置。当铁器使用普遍了以后,勤劳的中国老百姓,自己主动去开垦土地,这未必是政府组织的。政府觉得过去的纳税方式不合算了,所以要履亩而税,这实际上是一种扩张权力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