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,怎样才能抓住生活中富于包孕性的那一点、那一顷刻呢?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诗人通过对情与景的渲染,造成一种带有背景的情势,使人能从诗人所提供的有限的却是具有动态情势的情景中,联想到无限丰富、无比动人的世界。诗人应充分地相信读者,相信读者的主观能动性,相信读者即使面对事物缺席或隐匿的部分,也会使它成为一个极富刺激力的积极的、肯定的部分。经验告诉我们,我们常常会强烈地感到本来是“在”而此刻“不在”的东西。例如,一个老战士来到几十年前曾发生过激烈战斗的战场,尽管他望着的不过是一个静静的空空荡荡的山峡和峰峦,望着“不在”(昔日的战斗),可体验到的却是“不在”的“在”,过去的战斗情景历历在目,而且带有一种说不尽的意味。这个老战士望昔日战场的情景,就是极富包孕性的一刻,它造成了一种似乎是一触即发的情势,让人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和想象。古诗《步出城东门》“步出城东门,遥望江南路。前日风雪中,故人从此去”历来被人称道。这里所写的不过是一条故人走过的空空荡荡的路,写的是“不在”,可由于这条路的另一头连着日思梦想的故乡,这条空空荡荡的路就由“不在”转化为“在”:母亲脸上的皱纹,父亲阴沉沉的神态,那乡间小路,那袅袅炊烟,那晨雾中的田野,那暮色中的山峦,那儿时的伙伴,那亲手栽种的小树,一切的一切,都涌上心头。诗中的“路”作为一种静态的形式与人的永不停息的生命过程达成了契合。
相关影视:印度电影游戏解说恐怖